朱主席、馬前總統、夏副主席、黃秘書長、各位專家學者、各位同志、各位朋友們:大家早安、大家好!
今年114年的3月12日,是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的紀念日。中國國民黨中央邀請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一起舉辦系列的紀念活動,以表示崇敬與追思之意,本會覺得十分有意義,也榮幸能一起參與。
60年前,也就是民國54年11月12日適逢中山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日,當時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決議要成立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以弘揚國父思想,昌明學術文化。六十年來我們根據這個宗旨,從未間斷獎勵孫學研究。這次我們也與國民黨合作,復刻重印「國父孫中山先生傳」及「國父墨蹟」兩本重要的書籍,將分贈重要圖書館,也鼓勵更多年年輕一輩重視對孫中山的研究。
當前在台灣內部惡劣的政治環境下,連國家認同都出現危機,再加上日漸緊張敵對的兩岸關係,台灣再次面臨到戰爭的陰影威脅,政府正應美國的要求,要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增強戰備,動員準備。這不禁讓我們憶起,百年前中山先生在北京病危臨終前夕微弱的反覆叮囑「和平,奮鬥,救中國」,是何其的有遠見與重要。我們國人應該清醒的理解到,其實避戰是比備戰為更高的、有利的戰略選擇才是。
此時此刻我們高舉中山先生的旗幟,重新號召海內外同胞增進對中山先生其偉大人格、革命毅力以及著作學說的認識,進而致力推動兩岸和平,增進兩岸人民福祉,扛起振興中華的使命感,我認為此時高規格舉辦紀念活動,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正確的,尤其是希望能夠喚起台灣人民,特別是下一代,能夠真正認識中華民國開國的歷史。
黃健庭秘書長在日前的記者會上說「今年的三月是國父月」,我認為很有意義。從312植樹節到紀念碧血黃花的329青年節,與時俱進,深富時代意義。紀念國父逝世百年,不僅僅是國民黨的活動,更希望海內外支持孫先生理念的中國人都應一起參與。若能再起風雲,喚起民眾,實現中山先生救國救民的大業,追求中國自由平等的宏願,這是我們要一起繼續努力奮鬥向前的使命。
回顧中山先生當年創黨、推動革命,歷程是多麼的艱辛。面對滿清末年,列強欺壓,一個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主權遭割讓,鉅額的賠款,當時的中國比起歐美工業革命後的興盛國力,真是天差地遠。因此中山先生上書李鴻章,提出「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四大主張,以為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不料卻石沉大海,滿腔的報國熱血,轉而投入革命工作。他不屈不撓、百折不回、屢敗屢起,致力結束君權統治,最終建立中華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這已經載入史冊。
中山先生在香港西醫書院就讀時的教務長康德黎,也曾在國父蒙難倫敦時伸出援手拯救的他,曾這樣評論孫先生「他成功的祕訣,在於大公無我;只謀國家的福利,不謀個人的進展;沒有作用,不爭地盤;責任所在時願登政台;倘於國有利,雖潔身引退,亦處之泰然。他為人光明磊落,愛國真忱,性格誠實,為國效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一段評論可以印證中山先生人格的偉大。
我們之所以景仰中山先生,就是他抱定一個救國的目標,始終不懈的奮鬥精神。雖然政敵嘲諷他為「孫大砲」,但他卻不以為意,他相信知難行易,他赤手空拳,著書立說,憑著理想喚醒民眾,奔走海內外,獲得青年知識分子、廣大僑胞的認同追隨。從興中會開始點燃火種到辛亥武昌起義成功,中華民國的誕生真是歷盡千辛萬苦,甚至是無數革命烈士的鮮血,才換來的。
我記得2008年本黨重新執政,馬總統上任不久的5月26日,我應對岸胡總書記之邀,率本黨代表團到大陸訪問。我的第一個行程即以中國國民黨主席身分到南京中山陵謁陵。當我一步步走上台階中途,見到矗立著「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的巨大石碑,我內心有無比的崇敬之情。中山陵上也鐫刻著他生前最喜愛的題字「天下為公」、「博愛」等。我當時也受感召應邀寫下「天下為公、人民最大」的八個字做為留念。帝王時代,皇帝最大。對於從事政治的工作者,確實應該好好記住「主權在民」這句話。進入民選的政黨政治時代,人民的力量有如潮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中山先生逝世前一年的十一月,他應馮玉祥等之邀,到北京共商國是,因為買不到合適的船票,因而路過日本神戶,發表了「大亞洲主義」的演說,他當時就正告日本政府「是要做西方霸道的鷹犬或是做東方王道的干城」,對照當前的世界局勢,他百年前的遠見胸襟,至今仍然值得亞洲各國領袖深思。
各位朋友們,國父為了建立一個現代化的新中國,他殫心竭慮的賜給我們、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寶典,我們至今仍受益無窮。他不僅是革命家、思想家,更是令人永懷的政治家。今天我們齊聚一堂緬懷國父、總理孫中山先生一生領導革命,建立民國的艱辛不易。但更重大的意義在於我們應從國父身上效法其精神,那就是百回不折的勇氣與決心,踏實鑽研學問以濟世救國,還有他生前強調宣傳喚醒民眾的重要性。他叮囑過「宣傳效力大抵比軍隊還大,古人說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宣傳就是攻心」,希望大家都能心領神會這個道理。他在遺囑中也提醒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我們也應切記。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