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山獎助 > 近年得獎人介紹

中山獎助

《近年得獎人介紹》

104年學術著作獎得獎人
2015.12.02

 

     潘光哲,五十歲,臺北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胡適紀念館主任。本次以《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獲選為104年度中山學術著作獎人文社會類得獎人。

 

本著作創新運用「知識倉庫理論」,使原本平靜的史料產生了新的能量,透過西學閱讀線索,大量吸收當代海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將晚清中華帝國複雜的歷史現象,耙梳組織出全新條理,格局與視野不可謂不大。其特點有五:

 

一、  主旨明確:界定其性質為「閱讀史」,僅論述史實,不作價值論斷。

二、  史源廣闊:徵引資料擴及中、日、英文原始文獻及學人專著,足見其用功之深。

三、  考據詳贍:人物及事件之相關史料論述等,均以嚴謹態度明確交代。

四、  思想創新:啟用「知識倉庫」、「地理想像」等概念,具突破性之學術價值。

五、  校訂精實:全書幾無錯漏,難能可貴。

 

綜而論之,本書非僅對西方文史研究法「邯鄲學步」,而是融會外來養分後別開生面,另闢蹊徑,並將新思想本土化,充為己用,整合貫通並發展壯大。作者勤研博學,對於史料之掌握幾至竭澤而漁之地步,重新打造出一條研究近代中國學術思想的新途徑,厚益後人,貢獻宏卓,在此領域中恐難有人再出其右。

 

    周至宏,五十八歲,高雄人。國立中山大學機電工程博士,現任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講座教授、高雄醫學大學講座教授、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特聘教授等職。此次以《排程問題之最佳化規畫研究》獲選為本會104年度自然科學類學術著作獎得獎人。

 

 

排程規劃於整合多目標排班、雲端計算資源及工業需求等方面均為重要且複雜之問題。本論文特點分述如下:

 

一、  整合多目標、多限制之最佳理論,以強健差分進化演算法結合田口方法,使用系統化推理能力,開發小空間內較佳子代來提供最有效之排程。

二、  在求解多目標整合型短程航空人員排班問題方面,周教授對於知名之NSGA-II提出創新的變形方法,並以真實世界之短程航空飛行人員排班問題驗證所提方法之有效性。

三、  於求解雲端計算之最佳工作排程及資源分派問題方面,威氏配對符號秩次檢驗已證實周教授所提之創新的強健差分進化演算法,明顯優於其他演算法。

四、  於求解多目標流程型排程問題方面,在六個測試問題的計算實驗中,周教授所提出之HSLTPSO相較於現有文獻達到了更優異的表現結果。

 

綜上所述,本論文考慮多重目標及限制,運用整合型進化演算法及田口品質工程法,來改善Pareto、NSGA-II等之系統搜尋效率,理論與實務兼顧,成果屢於國際頂尖期刊登載。因其為國際學術界中第一位提出結合品質工程法和進化最佳化演算法,並同時具有全域搜尋能力與系統性推算能力的前瞻進化最佳化演算法之學者,表現優異傑出,應予肯定。

 

    黃國柱,五十六歲,臺南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本次以《室溫下一鍋化以臭氧及紫外光氧化轉化環己烷為己二酸》獲選為104年度中山學術著作獎自然科學類得獎人。

己二酸(adipic acid)為尼龍(nylon-6/6 polymer)合成時重要的先驅物,目前工業製程是以環己烷在高溫、高壓及催化劑下,部分氧化為“KA”(ketone-alcohol) oil,再以濃硝酸在高溫下氧化而得,又伴隨產生大量溫室氣體N2O(笑氣)。N2O不僅造成地球暖化,也是造成臭氧層破洞之元兇之一,此一硝酸氧化法工業製程不僅技術複雜,而且高耗能(高成本)且高汙染。N2O(笑氣)所造成的地球暖化及臭氧層破洞引發全球氣候變遷,也帶給各國巨大的經濟損失。

黃教授突破傳統觀點,首創將臭氧及紫外線光二者結合,運用於室溫下將環己烷(cyclohexane)氧化轉化為己二酸之合成,取得令人驚奇的傑出成果。本論文之重要研究貢獻有三:

第一,     開拓全新的碳─氫鍵官能基化(C-H Functionalization)反應路徑,為學術上重大突破。

第二,   未使用催化劑及高腐蝕性溶劑,反應條件溫和,具綠色化學特色及概念。

第三,   產物的選擇性很高,且不產出造成地球暖化及破壞臭氧層之N2O 笑氣,綠色製程有利地球永續發展。

 

本論文極具學術創見,獲得頂尖國際期刊《Science》肯定並予以登載。由於此創新技術製程既簡單又環保,對相關學術研究有極佳之啟發性,未來亦將在全球尼龍產業界發揮重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