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山獎助 > 近年得獎人介紹

中山獎助

《近年得獎人介紹》

101年學術著作獎得獎人
2013.10.12

      柳書琴教授 現年四十三歲,台灣花蓮人。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碩士、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現任清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此次以「荊棘之道:臺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一書,獲選本會一○一年度人文社會類獎。

本著作是柳教授的博士論文,嗣經五年增訂完成的一部專書,論述甚為完整,綜合言之,有下列四點:

一、在內容上,本書是以東京台灣留學生所辦《福爾摩沙》雜誌為中心,探討東京與台灣之間的文化互動,指出殖民地知識分子的抗爭及其困境。一方面承擔了知識啟蒙的角色,一方面又受制於帝國權力的支配。他們的活動,連結了日本、中國和台灣的素樸左翼思想。

二、在資料運用上,申請人展現優秀的掌握能力,對相關議題的史料至為熟悉。因能直接閱讀日文文獻,故對歷史事實的陳述極為周延。堪稱為國內學界中之佼佼者。

三、在研究方法上,申請人較長於歷史分析並勇於論斷,甚具說服力。

四、在品質上,申請人寫作態度嚴謹;在貢獻方面,本書乃國內學界有關殖民地文學的一大重要著作。為鼓勵台灣文學 的研究,並提升台灣文學研究的國際化水準,本著作值得予以肯定及獎勵。

 

    孫玉珠教授 現年五十三歲,台灣高雄人。中原大學化學系畢業,美國匹茲堡大學結晶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暨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教授。此次以植物液泡的「氫離子通道 │ 焦磷酸水解酶膜蛋白之晶體結構」著作獲選為本會一○一年度自然科學類獎。

孫教授的著作是她和清大講座教授潘榮隆及其所領導團隊經過多年研究的成果,這篇論文已發表在國際權威雜誌「自然」(Nature)上,其創見將對後續的研究有極大的影響與貢獻,綜述如次:

膜蛋白約占細胞所有蛋白質的三十%,至今卻只有約一%膜蛋白結構被破解,這是因膜蛋白不易自細胞膜萃取,困難長成膜蛋白結晶,難以建立高解析度的分子結構。孫玉珠教授研究團隊利用X光晶體繞射方法,成功得到高解析度的氫離子傳輸焦磷酸水解酶的立體結構,方才揭開此氫離子通道的神秘面紗。

焦磷酸水解酶可將代謝副產物焦磷酸的化學能轉化為其他酵素所需的能量,它是由兩個相同的蛋白質分子組成,每個長鏈蛋白質分子穿越細胞膜來回十六次,具有極複雜的構造,植物中的焦磷酸水解酶可影響植株生長速度以及耐鹽、抗凍、抗旱的能力,是經濟作物發展與改良過程中的一個關鍵酵素。此外,病原菌如破傷風桿菌、牙周病菌、與螺旋桿菌的細胞表面也存在這一類酵素,所以它也適合作為生醫發展的特定藥物標靶。

 

此開創性的研究使得科學家對焦磷酸酶的理解向前邁進一大步,並建立焦磷酸水解酶在藥物設計、經濟作物的改良、生質能源供應等方面之創新概念,備受國際相關學界重視,更使臺灣在膜蛋白、結構生物、植物生理等研究領域建立一個重要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