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山獎助 > 近年得獎人介紹

中山獎助

《近年得獎人介紹》

100年學術著作獎得獎人
2013.10.16

王爾敏教授,河南淮陽人,現年八十四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史地系畢業。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台師大、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著作甚豐,已出版「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史學方法」等十多種。此次以近著「思想創造時代:孫中山與中華民國」一書參選,榮獲本會一00年度學術著作人文社會類獎。

本書正文共分十五篇章,作者以深研近代史學之豐碩學識,分別申論中山先生之先驅思想學說,及其致力國民革命,肇造中華民國之偉業;進而對中山先生之謀國遠識,建國大綱、建設大計、多作闡釋,再就中山先生之學問素養、政治家風範、歷史地位,以及為世人所尊仰的事略等等,均有客觀而清晰的評述,其論斷精闢,堪稱佳構。

綜合言之,其特點有三:

一、主旨明確:本書在形式上雖為論文集,實則各篇論述皆不離主旨,對中山先生博大精深之建國思想與宏規,以及實踐過程與效能,均作重點的闡釋,以證中山先生之歷史定位,及其「思想創造時代」的實質影響。

二、史料周延;本書立論根據中山先生之言論、著作,同時採用作者平時從報章雜誌及相關文集或文學創作中蒐集而來的許多鮮為學者所重視之史料,以增強闡釋中山先生若干主張之內涵,確是獨特之處。

 

三、論述嚴謹:作者治史方法,信守論事秉持正道,嘗言:「學問不怕爭議,乃是天下公器,任何人皆可表達意見,惟史料客觀存在,史實愈久愈能澄清。論證史據,決難任意曲解,此是史學所仗之依據」。因此,本書論述中山先生之種種事略中,間有為人所曲解者,必加以辯駁,以正視聽。其作為知識分子堅持真理的風骨,以及論斷史實之嚴謹態度,於此可見一斑。

 

吳孟奇教授,台灣新北市人,現年五十五歲,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博士,曾入美國貝爾實驗室進修。現任國立清華大學電機系暨電子工程研究所教授。本次以「背面反射鏡與散熱層之藍光氮化鎵極體之研製」(Improvement of Surface Structure Embedded in a Reflacter)論文參選,獲評定為本會一00年度學術著作自然科學類獎。

吳教授論文的核心,提出以背面金屬孔洞搭配反射層的方式,設計氮化鎵發光二極體,其中的反射層可有效增加基板光反射,而背面金屬孔洞由於以電鍍銅的方式填滿孔洞,可同時增加發光二極體的結構強度,並強化發光元件的散熱路徑與效果。這兩種製程及元件設計的結合,使發光二極體的發光強度增加超過一倍,不僅改善順向電壓,且解決散熱的問題,可謂一舉兩得。

 

吳教授論文所提出的理論與實驗成果,其見解獨到,具有創新性,研究方法嚴謹,亦具有條理與科學性的深入探討,故不但對學術研究有極高的參考價值,且其實用性對我國LED產業研發,更有莫大之助益。尤其目前全世界都在追求發光二極體的發光強度,及尋求解決其衍生散熱的問題時,吳教授的研究創見,無疑的已居於國際領先的地位,殊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