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山獎助 > 近年得獎人介紹

中山獎助

《近年得獎人介紹》

105年學術著作獎得獎人
2016.11.02

  楊吉水,五十歲。美國西北大學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博士後研究,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教授。此次以《透過主客交互作用和外力誘導螢光顏色記憶功能達成多重螢光色彩書寫》獲選為本會105年度自然科學類學術著作獎得獎人。

著作簡介

        本論文探討特定分子薄膜之結晶相與非晶相之螢光差異,以及此分子膜與胺類分子形成不同主客激發複合態的螢光變化,得到可以多重變色的系統。

其學術貢獻有三:

一、學理創新:提出控制複合體倆成分之間作用力大小及分子激發複合態穩定性差異等創見。

二、嚴謹深入:本論文對於現象之觀察詳盡完整,對於機制之解釋合理可信。

三、資料運用:作者充分掌握最新發展之文獻研究,並有能力將複雜龐大數據條理化與系統化。

        綜上所述,本論文可謂帶領多重螢光分子研究向前邁進一大步,作者運用多種工具,觀察到溶劑作用力、主客作用力、機械力對分子螢光之影響,並對此提出反應機制推理,為相當新穎之材料發現。立基於此,更可望加速國際相關領域對使用分子薄膜作為感測器研究之發展,並富實際應用價值,獲得國際自然科學傑出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刊載。

 

   陳福榮,五十九歲。美國紐約大學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博士後研究。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本次以《奈米晶體原子分辨率的三維全息術》、《空錐照射電子顯微鏡影像應用於蛋白質之單分子三維重構技術》、《大爆炸斷層攝影學:三維原子解析之新途徑》等三篇專論獲選為105年度中山學術著作獎自然科學類得獎人。

著作簡介

        本研究為台灣與比利時跨國合作成果,充分展現整合國際研究人才與資源之利基。

        三篇專論均為關於重構奈米晶體及分子三維原子解析度的理論及實驗。作者首先應用宇宙大爆炸理論為基礎,提出建構原子分辨率的斷層攝影學,並以二維石墨烯為驗證,進而將電子波傳遞理論推及應用於奈米晶體及蛋白質單分子的三維影像重構,實現物質三度空間之原子影像。

        本研究突破了過往科學家在三維架構下實現具原子分辨率之晶體斷層影像之困難點,一般都必須由很多(約170個)投影方向來重構出三維立體像,因此受到的電子劑量最大,軟物質材料很容易受到傷害,或是以低溫冷凍電子顯微鏡術在很低的溫度成像,因此軟物質的形狀很容易被改變,並且必須要幾近由數萬的顆粒去重構,電腦計算量大。在這個方法是以嶄新的低劑量電子顯微實驗在室溫得到奈米晶粒及蛋白質單分子單一個投影方向的電子全息像,不會破壞軟物質的形狀和結構,並且利用電子波傳遞理論分析法,重構出奈米晶粒及蛋白質單分子三維原子結構。

        此理論和方法對奈米晶體形狀的精確度是0.1奈米,對原子數目的定量準確度是單一原子。除極具學術創見外,對於人類了解奈米尺度大分子的三維原子結構有重要貢獻。三篇專論亦獲得國際自然科學最高標準期刊《NATURE》及其子期刊的刊載。

 

    石之瑜,五十八歲。美國丹佛大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本次以《國際關係與華夏文明》獲選為105年度中山學術著作獎人文社會類得獎人。

著作簡介

        二十一世紀以降,國際關係學界對中國崛起的研究遭遇瓶頸,尤其「中國威脅」與「文明衝突」等流行模式,無法把握研究對象的存在形式,至多視中國崛起為片面擴張。本書採用文明政治的方法論,將文明視為多方互動的過程,追蹤微觀層次行動者如何在實踐中,通過將中國作為身份或對象,而界定中國的範疇,乃與中國相互構成。這樣,「崛起」既非單獨發端於不斷壯大的中國一身,更非中國影響力的片面膨脹。
         首先,本書分析,將中國作為民族國家的外交政策,因受現存國際關係理論束縛,難以反映中國政治文化所養成的情感,故而出現「和諧世界」與「核心國家利益」這兩種在本體論上矛盾的概念;具體到對非洲政策,則弔詭地出現政府讓利而民間歧視的「和諧的種族主義」。接著,在台灣與大陸民間,本書蒐集關於中國的多方輻射話語,呈現中國作為行動主體的零碎性。最後,本書從中國周邊及離散亞裔社群的知識界中,歸納各方行為者如何以論述中國作為自身的生存或發展策略。
         基於此,中國崛起之文明過程,既是宏觀和微觀的彼此構成,亦是內外區隔的想像及建構。國際關係理論家與各國外交決策者雖為重要參與勢力,卻並不能壟斷中國崛起的意義,更不能決定中國崛起的主、客體構成,或其過程。

 

    羅至美,四十五歲。英國東英格蘭大學博士,現任國立台北大學教授。本次以《檢視區域經濟整合的效益:德國、法國、英國的歐盟經驗》獲選為105年度中山學術著作獎人文社會類得獎人。

著作簡介

        自2006年WTO杜哈回談判宣告破裂之後,全球的經貿版圖加速由全球化 (globalization) 轉向區域化 (regionalization)發展。凡涉入國際貿易的國家,莫不爭相進入、或試圖發動、主導此一遊戲。在這一波方興未艾的區域經濟整合浪潮中,位居世界第十五大貿易國的我國因兩岸政治因素無法參與其中,引發國內各界對台灣經濟可能因此被邊緣化的憂慮。本書的目的在試圖回答一個本質性的問題:區域經濟整合是否「必然」可以帶來經濟福祉的提升?

        區域經濟整合是否可以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與帶來更佳的經濟發展?經濟學理論關切的是結果面的「效益與成本的衡量」,政治學理論關切的是「利益如何分配與權力如何互動」的過程面。同時,不同的經濟學派彼此間對區域經濟整合是否必然會產生效益?亦存在著爭辯。實證上,1950-1960年代間全球所進行的第一波區域經濟整合運動大部分是失敗的經驗,則說明了區域經濟整合的困難與複雜程度。   

        區域經濟整合運動,如同任何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體制,皆會產生贏家與輸家。在何種產業結構條件以及何種政府相關政策的實行下,參與國會受益或受害於參與區域經濟整合? 以及哪一種產業部門或地區會較其他產業部門或地區受益或受害更多? 需要更多對實務案例的研究與檢驗。

        歐洲經濟整合作為結合新、舊區域主義的延續,不僅為所有區域經濟整合運動中歷時最久者,且為整合程度最深化與進階的案例。本書因此選擇三個歐盟主要成員國-- 德國、法國、英國,具體觀察與檢驗三國在參與歐洲經濟整合數十年的經驗中,是否,以及如何受益於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並根據實證研究的發現與相關理論進行對話與檢證,與提出對我國的政策啟示。研究結果呈現一相當鮮明的對照:德國(不令人意外)的成功經驗、法國 (引人入勝)的反敗為勝、與英國 (出乎預期)的適應失敗。三國的實證經驗共同指出一個令人意外的圖像:產業競爭力不完全是預測一國是否可以受益或受害於區域經濟整合的指標。區域經濟整合參與的結果是市場競爭機制、政府治理、與深層的政治經濟體制安排,三者互動下的產物。研究發現所呈現的多樣性樣貌因此為所設定的研究問題帶來更為豐富的答案與省思。